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  首页   新闻动态   双创   领军人才 网络安全 工业设计   消防     数字化   联系我们
    课程
 
双创
领军人才
网络安全
工业设计
消防
数字化
    最新信息
»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——习近平同志领导编
» 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
» 习近平的青春观
» 习近平: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
» 近平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
»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科
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将颁发
» 弘扬中国—中亚精神 致力永久睦邻友好——
» 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—
» 李强在江苏调研时强调:坚持创新驱动发展
»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第二届中国—中亚峰会
» 习近平结束出席第二届中国—中亚峰会回到北
» 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—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
» 习近平阐述“中国—中亚精神”
» 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
   详细信息    
 

数字化,要重视公众体验

来源:          编辑:管理员          时间:2021-5-18
 

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,也不能陷入“唯技术论”,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,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,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

可移动3D打印数字化技术1∶1复原云冈石窟第十二窟;黄河沿线九省份博物馆开展“云探国宝”在线直播;苏州博物馆推出“再造云课堂”在线教育体系……近年来,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,不仅在展陈形式、文物保护等方面迭代更新,更推动了博物馆管理、保护及运营理念的革新,助力博物馆转型升级。

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,是博物馆与数字技术的全方位、多层次有机融合,体现在博物馆运营管理,藏品保护传承与挖掘阐释,以及展览陈列、公众教育等诸多方面。

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,构建在智慧管理体系之上。通过数字化联通,博物馆得以形成以信息流为纽带的新运作模式。近年来,国家文物局推行智慧博物馆建设,充分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构建集保护、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体系。比如,通过藏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不仅对文物本体和环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,还可以对每件藏品的登录调用、保护修复等信息进行全流程溯源。

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,体现在对藏品的保护传承与挖掘阐释上。数字化技术让文物信息采集和长期保存成为可能。由藏品数字信息编织成的“知识图谱”不仅具有可持续性,还可以通过知识再挖掘,为深度研究提供可能。

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,也为观众走近文物架起了一座桥梁。观众可通过交互式展陈、个性化导览等获得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,更直观、深入地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与内涵。“云展览”则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感受博物馆的魅力,拓展博物馆的观众群体。据统计,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,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,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。

与此同时,也应看到,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,也不能陷入“唯技术论”,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,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,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。

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连接过去、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。当前,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。用好用足技术优势,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,更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,博物馆才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,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弘扬,不断焕发新的光彩。

(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张颖岚)


 

Copyright@ 惠民教育网 版权所有     ICP备案号: 京ICP备2023020995号-1     联系电话:010-63825755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mail: fgw512@163.com     北京百优惠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   支持:创泽